小推拿 大奥妙
发布时间:2025-05-03 浏览:77 次 提到推拿,大家一定不陌生,这种治疗方法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但易学难精。孩子食积、腹痛,家长们即使不懂医学知识也会帮其按揉肚子;成年人肩膀酸痛、腰膝疼痛,也会自己轻轻敲按……这些其实都属于推拿按摩的范畴。推拿按摩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的特色疗法。
近些年,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增强,各地的推拿按摩店层出不穷,医院推拿科的患者也络绎不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推拿按摩具有独特疗效。为什么医生手下小小几个动作,就能缓解症状、治愈疾病呢?今天让我们细致了解小推拿里面的大奥妙。
现代推拿按摩的治疗原理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之目的。因此,一个好的推拿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还要灵活运用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牢记各个穴位的位置与作用,同时,需要长期跟师学习才能学以所用。
推拿按摩的流派有很多,但总体来说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基本手法包括: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掐法、拍击法、抖法、运拉法、摇法、扳法、滚法等。现代推拿按摩医生除了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法,亦会借用筋膜枪、筋膜刀等现代科技产品为患者诊治。
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筋散结、正骨复位等功效,可以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科疾病,如内科的胃肠功能紊乱、外科的软组织劳损、妇科的痛经、儿科的积食、五官科的面瘫等。临床实践证明,推拿按摩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临床中,针对不同病患的推拿按摩手法大不相同,医生在推拿按摩之前必须要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例如骨折患者患处会有肿胀疼痛,在复位后,可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适当施以推拿手法,帮助其消肿止痛,加快恢复,可是若在未明确疼痛症状病因病机的情况下盲目推拿,则有可能加重病情。
患者本身体质等情况也会影响推拿手法和力度。如患者体质强壮,操作部位在肌肉较厚处等,手法刺激量宜大;如是小儿及体弱患者,操作部位在头面胸腹等,则手法刺激量宜小。医者需要集中注意力,用心体会机体在按摩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按摩手法、力度、频率等,以收到预期的疗效。
此外,按摩时间也有讲究。如早晨是阴消阳长、阳气生发的时间,此时按摩有利于振奋机体阳气,晚上按摩则有利于消除疲惫,助于睡眠。
总之,推拿按摩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也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在人口老龄化严重与生活压力大的当今社会,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用于自己和家人的日常保健。